超纯水器的滤芯是保障产水水质的核心部件,其性能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。规范的滤芯更换操作不仅能维持系统高效运行,还能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二次污染。以下是标准化更换流程及关键要点:
一、前期准备
1. 安全防护
穿戴一次性丁腈手套、护目镜及实验服,避免皮肤油脂或汗液接触滤芯内层。
提前关闭电源并切断进水管路阀门,排空系统余压(可通过打开末端出水口实现)。
2. 工具与材料
适配型号的新滤芯(需核对品牌、规格及安装方向标识)
专用滤芯扳手或活动扳手(根据滤壳接口类型选择)
洁净容器用于承接废液
记录标签标注更换日期及操作人信息。
二、拆卸旧滤芯
1. 定位目标滤芯
依据设备说明书标识各层级滤芯位置(通常按预处理→反渗透→抛光精制顺序排列),优先更换达到使用寿命的前置活性炭滤芯或终端除菌滤芯。
2. 分离滤壳
垂直握住滤壳本体,缓慢逆时针旋转拆解(多数采用螺旋式卡扣设计),切勿强行撬动以免损坏O型密封圈。
若遇锈蚀粘连,可用橡胶锤轻敲壳体接缝处松动,禁止使用金属工具暴力拆卸。
3. 取出旧滤芯
将滤壳倒置使内部积水流入废液桶,戴手套捏住滤芯尾部缓慢拔出,注意观察是否有颗粒物脱落。
严禁触碰滤芯白色过滤介质层,该区域已吸附大量杂质。
三、安装新滤芯
1. 预冲洗处理
撕开新滤芯外包装后,用纯净水沿切线方向冲洗外壁30秒,去除制造过程中残留的碳粉或树脂碎屑。
特别注意带有方向标识的滤芯(如箭头指向水流方向),必须严格按原方位安装。
2. 装入滤壳
将滤芯带密封垫片的一端先插入滤壳入口,保持垂直状态旋入滤壳,听到“咔嗒”声表示到位。
检查密封圈是否完整贴合,错位可能导致渗水或旁流。
3. 恢复系统
缓慢开启进水阀,观察各接口有无渗漏,通水时应持续放水5分钟以排出空气。
启动设备后监测压力表数值,异常波动提示可能存在堵塞或密封不良。
四、后续验证与维护
1. 水质检测
更换后立即检测产水电导率、TOC值及微生物指标,对比历史数据确认过滤效果。
建议连续监测3天,重点关注初始阶段的水质波动。
2. 周期管理
根据实际用水量建立更换台账,一般活性炭滤芯每6-12个月更换,反渗透膜2-3年,终端除菌滤芯不超过1年。
出现以下情况需紧急更换:产水量骤降50%、进水/浓水压差>1bar、肉眼可见杂质穿透。
通过规范化操作,可有效延长滤芯寿命并确保超纯水质量稳定。建议结合设备手册制定年度维护计划,定期进行完整性检测,为精密实验提供可靠水源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