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0-82895447
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 淋洗液发生器的原理是什么?

淋洗液发生器的原理是什么?

更新时间:2019-07-31点击次数:3001

 淋洗液发生器的原理是什么?

  随着离子色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其应用领域正被不断扩展,用户对离子色谱的分析精度也提出了更要的要求,智能化自动化的分析流程逐渐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。北京历元顺应用户实际需求,特推出新一代免试剂离子色谱仪核心技术—淋洗液发生器,该仪器实现了只通入纯水即可在线生成所需浓度淋洗液的功能,免除了人工配制淋洗液等耗时操作,大大提高分析的自动化程度,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测试误差。同时智能化的控制方式可以实现淋洗液浓度的自定义设置,可实现以往等度泵无法完成的复杂样品梯度洗脱分离操作,进一步提高的分析的准确性。

  淋洗液发生器由高压KOH发生室和低压K+电解槽组成。KOH发生室装有一个穿孔的Pt阴极,钾离子电解槽装有一个Pt阳极。KOH发生室装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与K+电解槽连接。离子交换连接器允许来自K+电解槽的K+通过并进入高压KOH发生室。离子交换连接器将高压KOH发生室与低压K+电解槽隔开。泵驱动去离子水通过KOH发生室,在正负极之间加上直流电压,水在正极和负极发生电解。在正极产生的H+代替电解质溶液中的K+,被置换出的K+跨过阳离子交换连接器进入KOH发生室。这些K+与在阴极产生的OH-结合生产KOH,即用于阴离子交换色谱的淋洗液。所产生的KOH溶液的浓度由加到K+电解槽和KOH发生室上的电流和通过KOH发生室的水的流速决定。因此,在一个给定的流速,地控制施加电流就能精密而在线地产生所需浓度的KOH淋洗液。施加电流和所产生的KOH浓度之间存在非常好的线性关系。
 

 淋洗液发生器原理图

  K+电解槽换成甲烷磺酸根(MSA)电解槽,阳离子交换连接器换成阴离子交换连接器,在电解槽装入Pt阳极,发生室装Pt阳极,即构成用于阳离子分析的淋洗液发生器,所产生的阴离子淋洗液或阳离子淋洗液的浓度与施加电流成正比,与淋洗液流速成反比,两者所产生的淋洗液浓度可达100mmol/L。

  淋洗液发生器能避免基线漂移,增加灵敏度,提高分离度,保证色谱峰积分良好重复性。目前提供一系列的戴安淋洗液发生器产品,包括氢氧根体系淋洗液发生罐,碳酸根体系淋洗液发生罐和甲磺酸体系淋洗液发生罐。

关注公众号,了解最新动态

关注公众号
010-82895447

Copyright © 2025 北京历元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