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纯水器产水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说明
超纯水器采用垂直交叉过滤原理,自动清洗、不易脏堵,在水压的作用下,水分子、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等通过中空的毛细管膜壁渗出;铁锈、胶体、细菌、杂质等被堆留在毛细管内并随直通自来水排出。打开净化水出口,即可享受净化水。
超纯水器对水施加一定的压力,使水分子和离子态的矿物质元素通过反渗透膜,而溶解在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,有机物以及细菌、病毒等无法透过反渗透膜,从而使渗透过的纯净水和无法渗透过的浓缩水严格的分开。反渗透膜上的孔径只有0.0001微米,而病毒的直径一般有0.02-0.4微米,普通细菌的直径有0.4-1微米。超纯水器流出的水达到饮用水标准。高纯水机是在反渗透技术的基础上,添加了离子交换和终端处理技术。
自来水经过精密滤芯和活性炭滤芯进行预处理,过滤泥沙等颗粒物和吸附异味等,让自来水变得更加干净,然后再通过反渗透装置进行水质纯化脱盐,纯化水进入储水箱储存起来,它的水质可以达到国家三级水标准,同时反渗透装置产水的废水排掉。反渗透纯水通过纯化柱进行深度脱盐处理就得到一级水或者超纯水,如果用户有特殊要求,则在超纯水器后面加上紫外杀菌或者微滤、超滤等装置,除去水中残余的微粒、细菌、热源等。
大多数超纯水器产水量是按反渗透膜在25℃进水温度下的标准产水量来标注的。因此,在选择设备时,考虑到冬季水温较低,以及反渗透膜投入使用后水通量会逐渐降低的影响因素,务必放大需求产水量至设备标称产水量的1.5~2倍考虑。那产水量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呢?
温度对反渗透膜产水量的影响如下所示。温度变低,水的粘度增加,水的扩散性减弱,产水量也随着温度下降而降低。在同一压力下,温度下降1摄氏度,产水量可减小3~4%。下列方程是超纯水器的产水通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:
TCF=exp[K×(1÷(273+t)-1÷298](其中TCF是温度校正因子,K是膜材料常数,t是进水摄氏温度。该方程将25℃作为基准,TCF=1。)